健康在线
营养养生
病理知识
中医知识















●中医知识  
    
●经络的不解之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骨干,经脉都是上下行的,贯穿着人体的上下,联系着人体的内外,是运行气血的主干道。络脉则是经脉的细小分支,它纵横交错,达于全身,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人生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一旦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全身的经脉共有56条,大的络脉共有15条,而小的络脉就多得难以记数。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针灸学中,更占主要地位。它不像人体上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那样见得着,摸得着。古人是怎样发现经络的,又是怎样将经络的循行线路绘出来的呢 ?

古代医家最早认识经络是从血管开始的。有血液流动的管道叫作"脉","血脉","脉道"。这些脉道非常多,有纵行的,有横行的,有深层的,有浅表的,为了区别它们的不同,分别定名为经脉或络脉。

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人们发现经脉运行的不仅有血液,同时还运行着中医所说的"气",并且由气推着血液的运行。这就进一步认识到了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针具的发展变化,对经络的发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针刺到人体的一定部位和一定的深度时,病人就会感到针下产生了一种酸,麻,胀,重,或是发凉,发热或似小虫在爬,这些感觉往往沿着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扩散。这种现象反复多次出现就引起古代医家的注意,经过重复针刺,感传现象就会重复出现,古人将这条针感所走的路线记录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

人们还发现,有些穴位在刺时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作用。于是,古人就把作用相近的穴位归纳,联系起来,将这些穴点连接成线,这个线就是经络线。古代医家把所有发现的经络现象都记录下来,并且描画在图上,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经络图。目前,最早关于经络的记载是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著作《帛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点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为了探索经络的奥秘,破译针灸经络的千古之谜,我国科研工作者,选择了"循经感传现象"做为突破口,终于取得了重大的成果。70年代初的一天,一位病人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看病,当医生在这位病人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穴用电流刺激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位病人突然感到好像有什么东西沿着体表在走,这是一种麻,热,酸,胀混合在一起的难以言状的感觉,像流水一样的一条线,从被电刺的食指的商阳穴开始,沿着食指,经过前臂上缘,再向上,从上臂外侧直走肩上,最后上行到口唇上方。这是一条完完整整手阳明大肠经的体表循行线。这种现象对于中医,尤其是针灸医生来说不足为怪,然而,对于用现代西方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医生们来说,就不可思议了。因为在任何一本西方医学书籍上都找不到说明人体上有这样的一条线。此后,又在7名感传明显人的身上观测到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报道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对20多万人的调查,结果与309医院协作组所观察到的一致。科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实践发现,经络现象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不是谁有,谁没有的。

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经络与神经有密切关系。但是,也有很多现象是神经学说不能解释的。我国学者孟昭威教授认为,经络是"第三平衡系统"。他认为人体内有4个平衡系统;第一,第二平衡系统是躯干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是第四平衡系统。经络的传导速度则界于一,二与四者之间,所以叫第三平衡系统。

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至今仍然是个谜。相信经过人们的努力,经络的奥秘终究会被揭开的。
       相关信息       
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
看中医前七不宜
中医防治原则
藏象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经络学说"究竟说什么?
经络学概论
经络,中西医学的结合点
探索经络实质研究的新途径
经络是什么?
经络学说研究的新发现及其对生命科学的启迪
经络理论
经络的不解之谜
经络学-概论
经络的研究进展
经络概述
浏览全部中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产品中心 | 客户案例 | 人力资源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4 EHAOYOU.COM ALL RIGHT RESERVED.
TEL:0592-2389999 2389895 FAX:0592-5086789

厦门驿好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01848
技术支持:驿好友